close

為何日本的SLAM DUNK,到了台灣可以變成「灌籃高手」這樣熱血的名稱,
到了香港卻變成「男兒當入樽」這樣類似成人影片的名稱啊?好吧應該是我又做太多變態的聯想了...


不過今天的重點不是講這部動畫,是要講我在公司社團打球的事情。

公司有個籃球社團。說是社團但是其實沒有制式的訓練,只是公司出錢租個室內場地讓大家週末有地方可以打球。約定的時間很尷尬,是週六的下午四點到六點,若在週六跟朋友有約的話很容易就會陷入天人交戰的境地。這種時間不但卡到下午還會卡到晚上,真不知道當初是怎麼談出這種時段的?

同事間有幾個籃球狂熱份子幾乎每週都會去,我則沒那麼狂熱,一方面是不喜歡做自己沒把握或是不拿手的事情,一方面是因為打個球還要大老遠騎機車到遙遠的北市深處,真的不符我自然派的作風,當然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跟公司的人打球很容易變成一種應酬的感覺,我不太能跟那些應該實際上有關係卻不怎麼認識的人相處。

打半場的球大家應該都是駕輕就熟了,但是提到全場的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體力的挑戰,再來就是五個人一隊,兩隊加起來就是十個人,變化又比半場三對三的比賽多了很多很多,會有許多不同的規則產生,比如說跑位、防守、進攻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總之感覺就是除了打球之外,還多了很多其他的考慮,不像半場的籃球那樣,說打就打,有縫就鑽有球就投。

說穿了,就是全場的籃球會比較要求戰術、戰略。每次想到這一點,我的雙腳就容易定在原地不知該如何動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所以就不能像半場那樣,所有動作都可以自己來。全場讓我有綁手綁腳的感覺,不能好好發揮。

這讓我很洩氣啊,因為打個球還一直被隊友念,真的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尤其他們念的事情自己也會犯啊,念我念屁啊?

斷斷續續去了幾次,我終於開始抓到一點技巧了。

上次去的時候,慢慢把腳抬起來了,反正依照我的概念,就是跟著球跑,總不能把對方放空讓他肆意進攻。這個觀念果然是對的,有幾次隊友說我防得不錯,還有抄截的表現。對嘛!這樣就對了啦,跟半場的概念沒有差很多啊,防守一樣是防守啊!

可是因為腳力的關係,進攻的時候我的下盤明顯力氣不足,所以上次打的時候我大概投了三十次只進了一球,而且那一球還是很奇怪地進去的,一點都不像會進的球啊!我可能太緊張了,每次拿到球想要投好就越容易進不去。但是給自己得到一個稱號,就是「好體力的人」,嗯嗯...我喜歡這個稱號,尤其是賽到最後大家都沒什麼力的時候我還可以一直衝,那感覺挺舒服的,不過也容易抽筋...

因為上上週超低命中率的狀況,我上週又不敢去打球,選擇在家檢討。嗯嗯...這種話我說得出來但是我自己也不相信,其實我上週只是有事情而已啦!一開始就說了禮拜六下午的時間本來就很尷尬啦!哈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rycml 的頭像
    jerrycml

    jerrycml

    jerrycm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