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一直以為交朋友是人生很重要的課題
也一直覺得我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總是力有未逮
交朋友對我而言是很緩慢的過程
要花很多的時間,先看著對方,再釋放自己
這樣算不算是自我保護?
觀察的時間有長有短
但通常我還是憑著一開始的直覺來作為認識一個人的起點
所以我不相信一開始就很熱絡很熟稔的感覺的友情
雖然我身邊的故事中,真的也有如此的友誼,而且還有維持長久的例子可以佐證這樣的友情也有存在的可能
但是以我而言就是幾乎不可能
是要先當朋友,再講友誼
還是先有友誼,再當朋友?
新環境,我通常選擇沈默
看著別人,有學習也有厭惡也有彆扭
看到自己可以認同的、辦得到的,我就學習
看到自己作不來的,覺得沒必要的,我就容易厭惡
明明有想要接觸的人,可是我卻反而容易在其面前彆扭
最後反而會跟比較不在意的人先熟起來
有些人一開始就跟大家打成一片、開玩笑、搞笑耍寶
那我想我給人的形象就是嚴肅正經加老實得一絲不苟到有點呆的程度
當我想要釋放自己的時後
又綁手綁腳的,有被自己的形象所封閉的感覺
也是自我保護吧!怕自己的形象破滅?怕在別人還沒願意、真正開始瞭解自己之前
就只認識另外一個稍嫌輕浮的自己,而印象就此停留
這樣的堅持是什麼?帶給我什麼?
習以為常的事情,卻可能是我的障礙
我幾乎忘記每個好朋友當初跟我是怎麼熟識起來的
但是我跟每個好朋友都有一些故事可以說
我相信一開始的嚴肅正經,或許幫助了這些故事的產生
我的本性我的本質是什麼?
我到底是哪種人?
我很ㄍㄧㄥ,也很放
很正經,也很下流
很文靜,也很運動
很感性,也很理性
很高尚,也很低級
有點能力,也很低能
憑著運氣,也有一點點實力
很這個,也很那個
我好像樂於給人「啊」的驚呼
因為在我的沈默之後他們才會知道許多他們之前想不到的事情
但是卻也可能因此造成與人群更大的距離
我好像樂於給人這種高反差的印象
我不知道這些樣貌的我,是本來的我
還是我希望的我,還是別人希望的我
當我想起這類問題時,就是不輕鬆
為什麼我會想到這些?
因為我又到了一個新環境
又看到一些不同的人
又要跟一些不認識的人接觸
又要對自己想要多認識的人彆扭
對自己不苟同的人(形象)也要跟他交朋友
也又要開始一些新的學習
我認識人的速度算是有加快了
但是還是算封閉的
因為當我開心放鬆地講出我想講的事情的時候
我馬上又會後悔
因為我的分享
對很多人而言好像都挺多餘的
況且即使我想分享,我自己也反而會是第一個心虛的人
恩,至於這陣子的感想之一
就是,出社會交朋友有點複雜有點累
會跟你講話、甚至主動找話題聊的人
也不見得真的想跟你當朋友
我如果也很樂地要跟他聊起來、掏心掏肺
可能馬上就感覺到似乎有一盆冷水降落在臉上
語言是一個工具
在這個文明社會驗證了無數次
交新朋友是為了累積人脈
讓我覺得出社會後的人際關係充滿了目的或利益
我可能把人性想的太低劣了點
就像有些人可以一開始就很熟識到後來還能長長久久的
我想
出了社會還是可以交到一樣單純的朋友吧!
但是單純的朋友
一定也有張複雜的面具
不夠複雜的人
好像很難保持單純
記起一段歌詞:「沒有星星的夜裡,我用淚光吸引你」
雖然跟我的狀況沒啥相似之處,但是跟我的心理狀態可能有雷同
我交朋友,好像都挺間接的是吧?
所以我的沈默到底是對是錯?
也一直覺得我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總是力有未逮
交朋友對我而言是很緩慢的過程
要花很多的時間,先看著對方,再釋放自己
這樣算不算是自我保護?
觀察的時間有長有短
但通常我還是憑著一開始的直覺來作為認識一個人的起點
所以我不相信一開始就很熱絡很熟稔的感覺的友情
雖然我身邊的故事中,真的也有如此的友誼,而且還有維持長久的例子可以佐證這樣的友情也有存在的可能
但是以我而言就是幾乎不可能
是要先當朋友,再講友誼
還是先有友誼,再當朋友?
新環境,我通常選擇沈默
看著別人,有學習也有厭惡也有彆扭
看到自己可以認同的、辦得到的,我就學習
看到自己作不來的,覺得沒必要的,我就容易厭惡
明明有想要接觸的人,可是我卻反而容易在其面前彆扭
最後反而會跟比較不在意的人先熟起來
有些人一開始就跟大家打成一片、開玩笑、搞笑耍寶
那我想我給人的形象就是嚴肅正經加老實得一絲不苟到有點呆的程度
當我想要釋放自己的時後
又綁手綁腳的,有被自己的形象所封閉的感覺
也是自我保護吧!怕自己的形象破滅?怕在別人還沒願意、真正開始瞭解自己之前
就只認識另外一個稍嫌輕浮的自己,而印象就此停留
這樣的堅持是什麼?帶給我什麼?
習以為常的事情,卻可能是我的障礙
我幾乎忘記每個好朋友當初跟我是怎麼熟識起來的
但是我跟每個好朋友都有一些故事可以說
我相信一開始的嚴肅正經,或許幫助了這些故事的產生
我的本性我的本質是什麼?
我到底是哪種人?
我很ㄍㄧㄥ,也很放
很正經,也很下流
很文靜,也很運動
很感性,也很理性
很高尚,也很低級
有點能力,也很低能
憑著運氣,也有一點點實力
很這個,也很那個
我好像樂於給人「啊」的驚呼
因為在我的沈默之後他們才會知道許多他們之前想不到的事情
但是卻也可能因此造成與人群更大的距離
我好像樂於給人這種高反差的印象
我不知道這些樣貌的我,是本來的我
還是我希望的我,還是別人希望的我
當我想起這類問題時,就是不輕鬆
為什麼我會想到這些?
因為我又到了一個新環境
又看到一些不同的人
又要跟一些不認識的人接觸
又要對自己想要多認識的人彆扭
對自己不苟同的人(形象)也要跟他交朋友
也又要開始一些新的學習
我認識人的速度算是有加快了
但是還是算封閉的
因為當我開心放鬆地講出我想講的事情的時候
我馬上又會後悔
因為我的分享
對很多人而言好像都挺多餘的
況且即使我想分享,我自己也反而會是第一個心虛的人
恩,至於這陣子的感想之一
就是,出社會交朋友有點複雜有點累
會跟你講話、甚至主動找話題聊的人
也不見得真的想跟你當朋友
我如果也很樂地要跟他聊起來、掏心掏肺
可能馬上就感覺到似乎有一盆冷水降落在臉上
語言是一個工具
在這個文明社會驗證了無數次
交新朋友是為了累積人脈
讓我覺得出社會後的人際關係充滿了目的或利益
我可能把人性想的太低劣了點
就像有些人可以一開始就很熟識到後來還能長長久久的
我想
出了社會還是可以交到一樣單純的朋友吧!
但是單純的朋友
一定也有張複雜的面具
不夠複雜的人
好像很難保持單純
記起一段歌詞:「沒有星星的夜裡,我用淚光吸引你」
雖然跟我的狀況沒啥相似之處,但是跟我的心理狀態可能有雷同
我交朋友,好像都挺間接的是吧?
所以我的沈默到底是對是錯?
全站熱搜